2020年10月14日下午,由PECC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与山西省商务厅共同主办,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承办的“后疫情时代,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座谈会”在山西大酒店二楼多功能厅召开。
座谈会由PECC国际组织双主席苏格大使作会议致辞;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通报了今年前8个月的山西省外贸经济运行情况和下一步工作举措;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主任刘俊平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赵亚力大使、山西省贸促会巡视员焦惠生、山西省外事办副主任秦杰、山西省商务厅原巡视员王来平、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巡视员亢巨福、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研究室主任杨泽瑞、助理研究员郭威,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牛丽、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建光及山西省的外贸企业相关代表。座谈会上外贸企业代表积极踊跃发言,分别谈了对外贸方面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苏格主席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及新的“双循环发展模式”的背景下,探讨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恰逢其时!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本质在于变革世界的中心力量正在发生重大历史性转舵,其核心议题是国际秩序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大变局的内涵和外延可包括五个方面的历史演进:一是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二是世界经济格局的转换;三是多极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四是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的调整;五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变化及新产业革命的方兴未艾。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世界带来了几个“前所未有”:疫情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退,对国际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三低”,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原有风险凸显,重创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疫情加快国际秩序和全球化结构的调整;二是一些国家政策会转向内向发展,减少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三是一些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出现调整,促使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
“环球同此凉热”。此次疫情的深刻启示是:在全球化时代,地球村各成员命运相连、休戚相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是国际社会唯一正确的选择。须双管齐下,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积极推动各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着眼“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会朝何处发展?全球化的方向到底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国际社会面临着重大的抉择。疫情之后,国际和区域合作格局可能出现较大调整,贸易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地缘经济和政治秩序的也会出现重组。此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也将催化市场格局、商业模式和宏观调控发生改变。
“温故知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对应措施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的“非典”推动了互联网、电商、快递等行业的异军突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高速公路和铁路路网等基建项目在中国得以大规模实施。此次疫情,又倒逼和催化在线教育、在线办公、智慧医疗等新的行业和业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基建”,涵盖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巨额投资增长点和消费大市场。
当前,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建设,而是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应是我们的共识。
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大省,山西省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我国的新发展格局必将给山西的进出口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
总之,“危”和“机”具有辩证的特性,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大的危机更蕴含大的分化、大的调整、大的改革和大的机遇。中国经济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短期损失后,正在回归常态,且呈现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前景长期向好趋势。我们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放眼世界,疫情终将过去,胜利必将到来。只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凝聚团结抗疫共识,开展全球联防联控,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人类一定能够经受住这次疫情带来的考验与洗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也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介绍了山西省面临的外贸形势: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全省外贸运行基本平稳。1-8月,全省进出口降幅进一步收窄,完成841.2亿元,同比下降6.2%。其中出口487亿元,下降3.1%;进口354.1亿元,下降10.3%。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390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334家,净增19家。
今年以来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出政策。制定了《关于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还联合10个部门制定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若干措施》,与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鼓励为外贸企业量身定制融资、出口信保等多种类服务。 二是推举措。落实稳外贸20条奖补政策,稳定龙头企业生产。持续推进县城外贸全覆盖。认定了12家省级外贸企业孵化中心,启动了363家企业孵化培育工作。扩大防疫物资进出口,1-8月进口各类医用和民用口罩149.36万个,出口增长119.3%。积极争取大同国际陆港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5个试点。三是促升级。指导推进大同、太原2个综试区建设。报请新增5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制定了加快推进省级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四是强服务。印发实施了《全省商务系统包干联系重点外贸企业工作方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包联外贸企业、运行监测周报、问题协调月调度制度。深入富士康、太钢,和忻州、大同等市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宣讲稳外贸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地方配套政策力度也在加大,有6个市建立了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有8个市落实了所有企业出口信保100%的扶持政策。
外贸企业代表积极踊跃发言,分别谈了对外贸方面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建议后疫情时代,在国内企业出不去,外商进不来的情况下,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座谈会,政府和民间多一些这样的桥梁作用的活动,帮助企业走出去。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的副会长赵亚力大使作总结发言: 在全球范围,我们国家在抗疫斗争中,交上了一份最出色的答卷,特别是这次十一黄金周,大约有8亿人口流动,除了假期结束后青岛出现的6起之外,疫情的控制非常平稳,从我们国家抗疫的斗争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社会动员能力,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PECC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在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交流基础上本着伙伴关系、公平和互相尊重的原则,通过经济领域的研讨及政策协调,促进太平洋各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为地区的稳定、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山西PECC是为山西企业家做了一件实事, 非常高兴的看到,山西PECC,官产学研各个方面的人士都参与了进来,也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利用山西PECC这个平台,和企业家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外资外贸企业实际相关运营情况,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来说,得先想办法生存下来,现在整个的国际环境变幻莫测,对企业家群体来说,还是要做充分的的准备熬过这个冬天。
苏格主席讲“危机”中“危”和“机”的辩证关系,在困难的情况下也会有机会,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企业就要做好内功,抓住机遇,克服了困难,前面的前景就是光明的,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转型升级,我们要把目前的困难和挑战转化成机遇。
山西省贸促会巡视员焦惠生,山西省商务厅原巡视员王来平,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牛丽也分别做了发言。
在其他与会企业家发言之后,新任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主任刘俊平也表态发言:山西的外贸现状和遇到的困难、瓶颈,第一是树立信心,第二是寻找渠道,第三是开拓新市场。今天在座的很多外贸企业也需要向PECC或者是APEC这种国际组织渠道对大家企业的服务,如果大家有服务的需求,山西PECC责无旁贷。作为山西PECC,在国际渠道上可以搭桥,也可以与驻外的商务、经济各方面帮助企业及政府进行沟通,通过中国PECC进行联络,帮助山西企业走出去。
座谈会后,苏格大使、赵亚力大使一行与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山西PECC主任刘俊平、山西省商务厅原巡视员王来平、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巡视员亢巨福、山西PECC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建光及企业家代表等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