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山西PECC参与策划邀请法国前总理施罗德来晋演讲。
In June,2008, Mr. Schroeder, Former Prime Minister of France, giving a speech in Shanxi. SCPEC participating the organization.
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期间,格哈特·施罗德再一次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开始了他访问山西的行程。他带着从容、平和的微笑,带来了德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美好友谊,带来了老朋友的问候。
作为德国前总理的施罗德,不论在任期间还是离任后,始终坚持对华友好。多年来,不论国际风云怎样变幻,这一坚定立场从未改变。中国人民尊敬他,山西人民欢迎他。在晋访问期间,施罗德受到了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崇高礼遇。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德中人民的友谊永远不会变。”在山西期间,施罗德先生不止一次这样重申。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施罗德先生非常关注世界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并有很多真知灼见。在他的演讲中,在接受省城媒体的采访时,施罗德先生的话题始终围绕“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展开。他说,今天,世界人口的1/5已经无法喝到洁净的饮用水。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在中东,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一种被争夺的资源。其后果是,几百万人的生存条件将恶化,难民潮将增大。气候变化是一种政治威胁,因为他破坏了政治稳定。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威胁,因为生态破坏的成本是巨大的。发达的工业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国家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实施共同战略,改革能源供应的模式。
施罗德认为,有一点是欧洲人不应该做的,这就是:对中国人为达到西方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努力进行批评。因为摆脱社会和经济的落后是所有人最基本的权利,特别是这种落后不是由于自身,而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国际社会面临着经济、环境和政治的挑战,但深信可以通过合作和对话应对这些挑战。我们知道,奉行负责任的外交政策的中国是与我们站在一起的,中国将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访问期间,山西畅通的高速公路,浓密的绿荫,城乡人民美好的生活,以及各地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建设方面付诸的努力,都给施罗德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山西省委、省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所做的努力完全符合中共十七大精神。
施罗德说,德国的专业技术和成功经验也可以为山西应对能源环保问题提供帮助,在煤炭开采和利用领域,双方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德国是人文之乡,山西也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施罗德先生。他认为山西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好地重视了历史文化的传承,这是非常正确和可贵的。在参观省博物院时,他欣然留言:我这次来到这里参观,就像在中国的历史中漫游。他还参观了皇城相府景区,对这里的建筑等艺术所折射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啧啧称奇。他说,中国的文化魅力无穷,非常吸引人。他17岁的大女儿正在学中文,下次到中国时一定会带上她,让她来介绍中国的文化。他也一定会向更多的德国民众介绍优秀的中国文化,吸引大家前来参观。
6月8日,施罗德先生还参加了在武乡县举行的中德合作轻量化设计与镁开发项目签约仪式,在晋城市举行的宋庆龄基金会——博宥基金援建沁水县希望小学、乡村卫生院(所)仪式。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群众的尊敬和热情欢迎。施罗德先生非常感谢山西人民,他表示,有机会一定会再来山西看望老朋友。
施罗德先生于6月9日结束访问离开山西。陪同访问的,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前驻德大使卢秋田先生。在晋期间,省领导张宝顺、孟学农、申联彬、张建民分别会见客人或陪同访问。